久草视频网_欧美一级aa片系列_婷婷亚洲综合_日本理论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您現在位置: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 >> 專題 >> 家譜軟件培訓 >> 瀏覽文章
第七期家譜編修培訓班在羲皇故都淮陽成功舉辦!
admin 2020年12月22日

2020年12月21日,由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和周口市淮陽區龍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第七期家譜編修培訓班在淮陽太昊陵景區隆重舉行,來自全國6個省區市的60多位家譜主編和編修人員參加了培訓。

第七期家譜編修培訓班全體學員合影.jpg

魏懷習帶領全體學員參加庚子年祭祀中華龍祖伏羲氏大典

12月21日上午6點半,魏懷習會長、金濤副院長帶領60多位學員到太昊陵統天殿前參加2020(庚子年)中國淮陽龍的傳人祭祀中華龍祖伏羲氏大典。

魏懷習宣布庚子年祭祀伏羲氏大典正式開始.jpg

魏懷習會長在祭祀大典上宣布祭祀活動正式開始!

金濤副院長代表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向中華龍祖伏羲氏敬獻花籃。

全體學員莊嚴肅立,虔誠祭祀中華龍祖伏羲氏。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淮陽縣太昊陵博物館原館長李乃慶致詞

第七期家譜編修培訓班 (2).jpg

12月21日上午9點,會議正式開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淮陽縣太昊陵博物館原館長李乃慶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詞。

李乃慶在講話中指出,淮陽是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建都和長眠之地,太昊陵為歷朝歷代全國太昊伏羲專祀地。從古到今綿延數千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和海內外華夏兒女尋根祭祖的圣地。太昊陵祭祀活動始于春秋,從宋朝開始便有記載,宋建隆元年(960年),趙匡胤親頒“修陵祭祀詔”,每年仲春以太牢祀之。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自制祝文,遣官祭祀,此祭祀之舉為后代帝王所效仿。僅明清兩朝,帝王遣官來陳祭祀者達52人(次),清末已具相當規模,民國時期尤盛。2004年,太昊陵朝祖會被國家文化部、財政部列入“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當年升格為省祭。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國家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乃慶指出,淮陽縣是中華姓氏文化的發源地,是海內外“龍的傳人”的故鄉。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將第七期家譜培訓班放在淮陽舉辦,意義深刻,正當其時。希望大家在淮陽多走走看看,因為這里有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姓氏文化的發源地。

魏懷習會長做家譜編修知識講座

第七期家譜編修培訓班 (4).jpg

12月21日上午,魏懷習會長做題為《家譜的前世今生》的報告,詳細介紹了家譜文化的歷史脈絡和發展歷程。隨后,魏懷習會長就家譜編修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講解。

魏懷習會長在講座中詳細介紹了家譜的編修要點,從譜名、凡例、序言、姓氏源流、世系圖表、墳塋祠堂、藝文、后記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引用了大量的案例,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和繪聲繪色的講演,將一個個家譜編修難點拆解開來。

魏懷習會長特別就“女性該不該入譜”、“入贅、繼子要不要入譜”、“姓氏圖騰的來源”等熱點問題和與會者進行了交流互動。

魏懷習會長的講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人聽得懂、學得快,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評價。

金濤副院長介紹智能家譜的優勢和特點

第七期家譜編修培訓班 (5).jpg

12月21日上午,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金濤向與會者介紹了智能家譜編修軟件的情況。

金濤副院長詳細介紹了智能家譜軟件的優勢。他說,智能家譜是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十幾年來精心研究打造的人工智能家譜網絡編修排版系統,利用現代科技和互聯網技術,把傳統的家譜構建為網絡共享平臺。該軟件可將多達16種標準格式的家譜自由轉換,實現紙質譜、電子譜、網絡譜、微信譜、光盤譜、手機譜同步生成,六位一體。

金濤指出,自2018年11月份正式開放系統以來,已經有上千個家族采用了該軟件進行家譜編修排版。該軟件可以實現多人異地同步錄入,免去了常規修譜東奔西走的很多麻煩,即便是在疫情期間,只需要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即使彼此不見面,依然可以把族人的資料錄入其中。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經費,而且還極大地降低了校對出錯率,可謂是一舉兩得。

金濤最后表示,我們的智能家譜軟件還將根據用戶的反饋,不斷進行優化調整,使軟件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為推動家譜編修簡捷化進程做出貢獻!

周口市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原會長黃伯成向學員介紹周口姓氏文化

第七期家譜編修培訓班 (3).jpg

黃伯成會長向學員們簡要介紹了周口姓氏文化的發展歷程。他說,尋根是人類的天性,姓氏尋根就是人們以姓氏為紐帶所進行的文化尋源活動。姓氏尋根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利用家譜尋根、以郡望堂號堂聯尋根、以歷史移民集散地和祖籍紀念地尋根等,其真正意義在于增強炎黃子孫對于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太昊伏羲定都宛丘后,以龍紀官,分理宇內,他做網罟畫八卦,造甲歷養牲畜。去巢之居,改茹腥之食,興禮教之導文、造干戈而飾武,開創中華遠古文明,被尊為“人文始祖”,列于三皇五帝之首。特別是“正姓氏,制嫁娶”創立男女對偶婚姻制度,使中國社會由愚昧進入文明時代的一次重大飛躍,華夏姓氏文化自此起源。據此海內外專家學者達成共識:中華萬姓源于羲皇故都宛丘,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是中華姓氏文化的發源地。

魏懷習、金濤帶領全體學員參觀太昊陵

為了讓學員更好地理解根文化與家譜文化,魏懷習會長、金濤副院長帶領全體學員深入參觀考察了太昊陵,并專門邀請了太昊陵有關專家進行了講解。

經過兩天的培訓,與會人員對家譜編修的理解有了一個新的高度,對智能家譜系統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經

文章點評
在線專家